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推动我市青年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开展,哈尔滨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于2016年3月5日——第54个全国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18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当天召开了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哈尔滨市青年志愿者行动表彰大会。集团爱心衣加依志愿服务队在此次表彰大会中荣获“2017年度哈尔滨市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集体”,爱心衣加依志愿服务队理事会会长徐翎代表服务队在会上接受了表彰。市文明办副主任孙海涛,市残联副理事长张瑜,团市委副书记佟晓宇,团省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部长姜庆华,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田剑英,市教育局党群工作部部长张国明以及来自全市各行业的200多名优秀青年志愿者参加了会议。
爱心衣加依志愿服务队理事会会长徐翎表示,未来,爱心衣加依志愿服务队仍需继续努力,将继续发扬“友爱、奉献、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响应国家号召,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精神为指导,持续帮扶国家精准扶贫对象。同时,华体买球要利用企业主营业务的自身优势,吸纳更多的爱心企业和青年志愿者加入到“爱心衣加依”的行列,真正做到了服务一方、带动一方,传递生生不息的温暖力量,为全市的公益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爱心衣加依志愿服务队介绍
2014年7月21日,以救助海南省文昌市“威马逊”台风灾区为契机,在中共哈尔滨渔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员会的领导和组织下,“爱心衣加依”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成立。
经过近三年的发展,哈渔业集团“爱心衣加依”志愿者服务队不断壮大,逐步形成了以“一个理事会”为主导,以“七处爱心募集站”为载体的发展规模,志愿者数量发展至102人。爱心衣加依以“每年至少帮助1000户贫困家庭解决穿衣问题”为目标,以“做爱心传递站,做志愿文化的传播者,带动社会爱心人士,用爱心呵护弱势群体,用实际行动服务贫困家庭”为使命,以“对募集的旧衣物进行清洗、消毒、再包装”为主要方式进行公益捐助。自2014年开展以来,已累计捐赠10040件衣物,捐赠现金、书籍、生活用品及营养餐合计28260元,捐赠范围现已覆盖海南、西藏、青海、黑龙江等多个省份。
一、注重加强组织管理,不断创新管理机制
(一)成立初期,自发组织开展活动
“爱心衣加依”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初期,由少数爱心志愿者自发组织成立临时工作领导小组,为后来爱心衣加依志愿团队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壮大,组织管理井然有序
伴随着爱心志愿服务队规模的壮大及公益活动范围的拓展,在集团党委的支持与指导下,团委正式组建爱心衣加依公益志愿者协会理事会,确定了理事会成员8名,特邀审计员1名,制定并通过了理事会章程及人员工作分工。
(三)创新机制,不断探索纵深发展
为了进一步提升“爱心衣加依”志愿服务团队在全市范围内的影响力,让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联系到爱心公益组织,志愿服务队在哈市爱建路、工程小区、天然家园、火炬金融服务港、长江大厦、华府家园、哈以孵化器等地,建立起7处爱心衣加依募集站,作为旧物收集、翻新、捐赠等日常工作开展的联络点。形成了集募集和捐赠于一体的网状公益活动拓展模式,为公益活动实现纵深层次的发展跨越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形成“精准扶贫”为主,开展多面捐助活动
(一)精准扶贫
集团团委成功对接国家精准扶贫政策,陆续开展系列扶贫活动。2016年7月,“爱心衣加依”志愿者服务队奔赴宾县胜利镇,将2929件爱心衣物送到了219家国家级精准扶贫贫困家庭中;2016年11月,志愿者服务队再次奔赴宾县宾安镇中心小学,将学习用品、御寒衣物贫困学子身边。2017年1月,志愿者服务队了解到石渠县中心小学50名贫困学生和孤儿们新年心声,为他们邮寄去50本新华字典。
(二)社会公益
爱心衣加依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关注媒体对于弱势群体的报道,开展了“金秋助学”、慰问被遗弃的孤寡老人、捐助白血病女孩、帮助在校博士为母看病等系列活动,合计捐款23500元。
(三)社会捐赠
2014年8月初,通过新浪海南及三亚电视台第一民生栏目组等媒体将700余件衣物捐赠给海南“威马逊”台风重灾区;2014年8月12日,将1000余件衣物通过云南昭通市民政局救灾捐赠接收组发放到云南地震灾区同胞手中;2014年11月3日,将价值约58000元的1791件衣物,通过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民政局第一时间发往6.6级地震重灾区;2014年11月8日,将96双雪地靴及70余件过冬衣物通过门源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放到东川寄宿制小学95名特困家庭学生手中;2014年12月10日,价值人民币4万元的400余双过冬棉鞋再次抵达青海省门源县东川寄宿制小学;2014年12月24日,将348双过冬棉鞋通过《黑龙江晨报》发起的“温暖爱”公益活动捐赠给哈尔滨市松北船厂小学;2015年1月,通过春雨志愿者协会及城乡路街道办事处将80件羽绒服、106双儿童雪地鞋捐赠给社区A类低保困难群众。
|